在编程中,循环用于只要满足指定条件就重复执行一段代码块。循环可以帮助您节省时间、避免重复的代码块,并编写更简洁的代码。
在 R 中,有三种类型的循环:
- while 循环
- for 循环
- repeat 循环
R while 循环
当您不知道代码块需要重复执行的确切次数时,可以使用 while 循环。R 中 while 循环的基本语法是:
while (test_expression) {
# block of code
}
- 这里,首先评估
test_expression。 - 如果结果为
TRUE,则执行while循环内部的代码块。 - 执行完成后,再次评估
test_expression,并重复相同的过程,直到test_expression评估为FALSE。 - 当布尔表达式返回
FALSE时,while循环将终止。
示例 1:R while 循环
让我们看一个计算前十个自然数之和的程序。
# variable to store current number
number = 1
# variable to store current sum
sum = 0
# while loop to calculate sum
while(number <= 10) {
# calculate sum
sum = sum + number
# increment number by 1
number = number + 1
}
print(sum)
输出
[1] 55
在这里,我们声明了两个变量:number 和 sum。while 语句内部的 test_condition 是 number <= 10。
这意味着只要 number 的值小于或等于 10,while 循环将继续执行并计算 sum。
示例 2:带有 break 语句的 while 循环
R 中的 break 语句可用于停止 while 循环的执行,即使测试表达式为 TRUE。例如,
number = 1
# while loop to print numbers from 1 to 5
while(number <= 10) {
print(number)
# increment number by 1
number = number + 1
# break if number is 6
if (number == 6) {
break
}
}
输出
[1] 1 [1] 2 [1] 3 [1] 4 [1] 5
在这个程序中,我们在 while 循环内部使用了 break 语句,一旦 if 语句内部的条件评估为 TRUE,它就会中断循环。
if (number == 6) {
break
}
因此,当 number 变量等于 6 时,循环终止。所以,只打印了数字 1 到 5。
示例 3:带有 next 语句的 while 循环
您可以在 while 循环中使用 next 语句来跳过一次迭代,即使测试条件为 TRUE。例如,
number = 1
# while loop to print odd number between 1 to 10
while(number <= 10) {
# skip iteration if number is even
if (number %% 2 == 0) {
number = number + 1
next
}
# print number if odd
print(number)
# increment number by 1
number = number + 1
}
输出
[1] 1 [1] 3 [1] 5 [1] 7 [1] 9
这个程序只打印范围在 1 到 10 之间的奇数。为此,我们在 while 循环内部使用了 if 语句来检查 number 是否能被 2 整除。
这里,
- 如果 number 能被 2 整除,那么它的值就简单地增加 1,并使用
next语句跳过这次迭代。 - 如果 number 不能被 2 整除,则打印该变量并将其值增加 1。